大乘智印經卷第三

西天三藏寶法大師賜紫沙門智吉祥等奉詔譯 。

爾時會中 。 復有殑伽沙 。 那庾多數 。 一切菩薩 。 聞佛如來 。 說是三摩地 。 離諸障礙 。 心得解脫 。 於陀羅尼 。 祕密深法 。 隨意悟入 。 印證明了 。 決定住持 。

復有六十八 。 那庾多菩薩 。 於百千劫 。 已修習禪定解脫 。 離諸妄想 。 生死怖畏 。 常樂熏修 。 微妙勝行 。 聞此最上 。 三摩地法 。 心懷踴躍 。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。 得不退轉 。 證陀羅尼 。 音聲辯才 。 得無礙解 。

復有六十億 。 諸天及人 。 聞佛所說 。 智印法門 。 歡喜無量 。 恭敬讚歎 。 禮拜供養 。 而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。 心生愛樂 。 於三摩地 。 甚深勝法 。 無有疑惑 。 咸生信解 。 於菩提心 。 堅固不捨 。 於智印門 。 勇猛精進 。 由大願力 。 修諸善本 。 根性成熟 。 便得住於 。 阿惟越致 。 信受如來 。 所行行願 。 心意決定 。 無諸退屈 。

于時世尊 。 知彼善根 。 因緣純熟 。 欲授其記 。 告諸菩薩言 。

善哉善哉 。 汝等從此 。 過三十億劫 。 各各於諸佛國土 。 具足修習 。 六波羅蜜 。 所有難行 。 最勝行願 。 一切皆能 。 圓滿成就 。 種習俱盡 。 得大菩提 。 皆當作佛 。 悉同一號 。 名無畏如來 。 汝天人眾 。 諸善男子 。 已於過去 。 無量佛所 。 植眾善本 。 信樂大乘 。 今於此會 。 得聞如是 。 微妙甚深 。 希有之法 。 欣樂受持 。 諸善男子 。 汝等從此 。 過億千劫 。 同得作佛 。 皆同智印如來 。

爾時世尊 。 為此菩薩 。 及天人眾 。 授佛記已 。 普觀眾會 。 以柔軟音 。 語妙吉祥童真菩薩言 。

我觀此會 。 菩薩天人 。 雖各於彼 。 最上菩提 。 發堅固心 。 勇猛不退 。 未能於彼末世 。 邪見道中 。 建立正法 。 唯汝能於 。 三千世界 。 五濁惡時 。 利益安樂 。 一切眾生 。 方便守護 。 分別演說 。 於一切處 。 廣令流布 。 使離虛妄 。 及諸愛染 。 不為名譽 。 之所縛著 。

爾時妙吉祥童真菩薩 。 從座而起 。 端容整服 。 右膝著地 。 胡跪合掌 。 頂禮世尊 。 持種種華 。 以為供養 。 瞻仰讚歎 。 得未曾有 。 而白佛言 。

善哉 。 世尊 。 如我觀察 。 一切諸法 。 皆不可得 。 而我願樂 。 守護無上 。 正等菩提 。 及願樂心 。 亦不可取 。

世尊 。 此菩提道 。 性離分別 。 非在內外中間 。 無見無聞 。 非取非捨 。 圓滿寂靜 。 不可相求 。 離戲論故 。

是時會中 。 復有三百 。 酤胝菩薩 。 從座而起 。 頭面作禮 。 恭敬讚歎 。 而白佛言 。

我等亦當 。 守護世尊 。 無量阿僧祇 。 那庾多酤胝數劫 。 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。 祕密甚深 。 難解之法 。 於未來世 。 方便為人 。 受持讀誦 。 敷繹妙義 。 書寫恭敬供養 。

于時一切菩薩 。 作是語已 。 各各脫身 。 所著上衣 。 而用供養 。 發是願竟 。 退坐一面 。

爾時世尊 。 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 。

汝能具足 。 廣大慈悲 。 於後末世 。 若諸眾生 。 不樂正法 。 於如是時 。 護持此法 。 令諸眾生 。 不生邪見 。

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 。 於世尊前 。 頭面作禮 。 而白佛言 。

我當願於 。 五濁惡世 。 方便守護 。 是三摩地 。 令不斷絕 。 使諸邪見 。 散亂眾生 。 漸次悟入 。 摩訶衍曩 。 最勝妙法 。

世尊復告 。 彌勒菩薩言 。

今此會中 。 三百八千 。 酤胝菩薩 。 安住是法 。 信解受持 。 心生願樂 。 精進修學 。 誓不退捨 。

復有菩薩 。 心未堅固 。 而於是法 。 不能受持 。 亦不愛樂 。 於後末世 。 五濁劫中 。 不能護持 。 如來無量 。 阿僧祇劫 。 庾多酤胝劫數 。 所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。 於是法中 。 轉生諍訟 。 及諸煩惱 。 不能任持 。 愛樂修學 。

彌勒菩薩 。 復白佛言 。

世尊 。 云何菩薩 。 而不愛樂 。 最上勝法 。 若有菩薩 。 意欲修習 。 如是法行 。 發幾種心 。 而能成就 。

爾時世尊 。 告彌勒菩薩言 。

諦聽諦聽 。 善男子 。 由諸菩薩 。 俱生我法 。 愚癡闇鈍 。 以為障礙 。 雖有智慧 。 而不明了 。 故於菩提 。 無決定心 。 數數退捨 。 多不愛樂 。 若有菩薩 。 欲於如是 。 勝三摩地 。 智印上乘 。 堅固趣求 。 意樂證入 。 應於菩提 。 發七種心 。 云何七種 。

一者 。 如佛世尊 。 往昔因地 。 訪善知識 。 不惜身命 。 為求佛道 。 發菩提心 。

二者 。 於諸微妙 。 一切勝法 。 愛樂修學 。 專心守護 。 為如是等 。 發菩提心 。

三者 。 現諸有情 。 有種種苦 。 晝夜憂惱 。 無解脫時 。 起大悲心 。 普欲救拔 。 為如是等 。 發菩提心 。

四者 。 普欲利益 。 一切眾生 。 無怨親想 。 皆得快樂 。 自在解脫 。 為如是等 。 發菩提心 。

五者 。 普於一切 。 諸眾生等 。 歡喜布施 。 方便攝受 。 令離怖畏 。 於如來法 。 不生怯弱 。 為如是等 。 發菩提心 。

六者 。 見諸菩薩 。 發菩提心 。 而生欣樂 。 親近修學 。 同諸菩薩 。 發菩提心 。

七者 。 為聞如來 。 身相殊勝 。 功德圓滿 。 第一清淨 。 為求出世 。 無垢聖果 。 發菩提心 。

善男子 。 如是菩薩 。 發此七種 。 最勝妙心 。 能於無上 。 正等正覺 。 漸次成就 。 不捨眾生 。 守護正法 。 是名七種 。 發菩提心 。

善男子 。 若諸菩薩 。 善能修習 。 四無量心 。 學佛如來 。 甚深法藏 。 復能成就 。 五種勝法 。 是諸菩薩 。 具足名曰 。 阿惟越致 。

彌勒菩薩 。 復白佛言 。

世尊 。 云何五法 。 得不退轉 。

善男子 。

一者 。 於諸眾生 。 起平等心 。 於自眷屬 。 不生親昵 。 於他有情 。 亦不厭捨 。

二者 。 見諸有情 。 而得利養 。 深生歡喜 。 善言讚美 。 不生憎嫉 。 煩惱之心 。

三者 。 於佛如來 。 微妙勝法 。 意願聽聞 。 及欲宣說 。 為欲護持 。 如是法藏 。 不惜身命 。 廣布流通 。 相續不斷 。

四者 。 所有資生 。 種種財寶 。 無有慳悋 。 悉能惠施 。 一切有情 。 及以上妙 。 飲食湯藥 。 平等普濟 。 皆令充足 。

五者 。 於諸如來 。 所得最上 。 勝功德法 。 廣大智慧 。 祕密總持 。 歡喜愛樂 。 精勤修學 。

是為菩薩 。 五種勝法 。 應當於此 。 決定趣求 。 心不退轉 。

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 。

復有五法 。 其性剛強 。 能障菩提 。 不得解脫 。 云何五法 。

一者 。 於三乘法 。 不能解了 。 二者 。 貪求利養 。 而無厭足 。 三者 。 常懷慳惜 。 不能惠捨 。 四者 。 諂曲不實 。 無時間斷 。 五者 。 口但談空 。 不了諸相 。

彌勒菩薩 。 如是五法 。 慣習剛強 。 覆障菩提 。 不能成就 。 無上聖果 。

復有五法 。 若諸菩薩 。 而能具足 。 即於如來 。 所說勝法 。 開導演說 。 堅固修習 。 入聖性地 。 如是菩薩 。 名為阿惟越致 。 云何五法 。

一者 。 無我 。 遠離相縛 。 不執自他 。

二者 。 無法 。 遠離封著 。 世俗勝義 。 軌持自性 。

三者 。 智性智相 。 平等不二 。 無諸憎愛 。 寂靜湛然 。

四者 。 不著菩提 。 及與眾生 。 不愚善惡 。 因果漸次 。

五者 。 了知如來 。 功德色身 。 神通變化 。 成道入滅 。 差別之相 。

善男子 。 如是五法 。 具足了知 。 名阿惟越致 。 能成無上 。 正等正覺 。

爾時世尊 。 而說偈言 。

無智眾生類 。
妄說法非法 。
論世俗語言 。
研求於好醜 。

自身口意業 。
而不能守護 。
專意修習者 。
愛樂於寂靜 。

行持戒忍辱 。
言語常柔軟 。
能護持菩提 。
如犀樂獨處 。

捨離於闠閙 。
常樂居空寂 。
如鹿在深山 。
悉無諸怖畏 。

如是修行者 。
如風無所著 。
為護持深法 。
能捨於身命 。

其心無所欲 。
動靜與施為 。
咸皆為饒益 。
智慧常明敏 。

不愚諸境相 。
後五濁惡世 。
無信諸有情 。
不能受是法 。

觸處生疑惑 。
無所能覺了 。
妄行於邪行 。
狂亂心顛倒 。

如是愚癡人 。
於此菩提法 。
而不能守護 。
亦不樂修習 。

我念過去世 。
於燈明佛所 。
聞是三摩地 。
而發意修習 。

復過於百千 。
酤胝劫數已 。
復有佛出世 。
號名曰髻幢 。

為無量眾生 。
說此三摩地 。
第一會說法 。
而有八十億 。

那庾多菩薩 。
心得不退轉 。
第二會眾數 。
七十那庾多 。

第三會說法 。
復有七十三 。
那庾多菩薩 。
皆住不退地 。

其佛壽長遠 。
身所出光明 。
廣六十由旬 。
復有比丘僧 。

九百千酤胝 。
遠離諸苦縛 。
皆得阿羅漢 。
時有轉輪王 。

號名曰福上 。
統領閻浮提 。
地里計其數 。
七百千由旬 。

王者四天下 。
嬪妃及婇女 。
其數六酤胝 。
而有千王子 。

諸相悉具足 。
其土號光慧 。
人民皆快樂 。
有八百酤胝 。

諸城及園苑 。
上妙眾華果 。
種種皆嚴好 。
摩尼寶莊嚴 。

如諸天境相 。
爾時轉輪王 。
而於睡夢中 。
聞有佛出世 。

其名曰髻幢 。
於是夢覺已 。
尋將所領眾 。
臣佐及人民 。

百六十酤胝 。
而來至佛所 。
為聞三摩地 。
時王聞是經 。

甚深真實法 。
心生大歡喜 。
即以諸國土 。
咸皆施於佛 。

而以為供養 。
於一切國土 。
用上妙栴檀 。
各起諸精舍 。

園林皆具足 。
金銀諸珍寶 。
種種而嚴飾 。
如是供養佛 。

經於八萬歲 。
安住佛法中 。
能遠離諸惡 。
於情及非情 。

常興修勝善 。
棄捨諸愛樂 。
深心無所欲 。
唯以真實語 。

化利諸眷屬 。
而於一日中 。
所伸諸供養 。
其數無有邊 。

如是供養佛 。
為求三摩地 。
得名生佛家 。
是最上真實 。

甚深微妙法 。
非住相能求 。
非妄心所得 。
而此三摩地 。

名如來智印 。
時王聞是法 。
棄國而出家 。
經於八萬歲 。

常習三摩地 。
而於晝夜中 。
未曾有懈廢 。
佛於長時中 。

說法廣開悟 。
是髻幢如來 。
後入般涅槃 。
王造窣覩波 。

六十四酤胝 。
一一窣覩波 。
各五百傘蓋 。
七寶以莊嚴 。

及諸眾妓樂 。
然百千香燈 。
光明普照曜 。
種種供養具 。

皆悉廣嚴備 。
積累計其數 。
七萬三千歲 。
復為諸眾生 。

說是三摩地 。
無相殊勝法 。
其心無所住 。
若為人恭敬 。

供養讚歎者 。
心亦不生喜 。
遠離諸有相 。
及以諸咒術 。

常護持正法 。
經八千酤胝 。
七十那庾多 。
安住如來法 。

寂然常快樂 。
於一切學處 。
而無不具足 。
成就菩提法 。

三業悉清淨 。
於諸已受學 。
繫心無間斷 。
於所未學法 。

精進勤修習 。
以大智慧力 。
及勝解印持 。
思惟常憶念 。

而無有忘失 。
遠離諸戲論 。
及以諸異想 。
非如惡世中 。

妄行菩提行 。
雖教化有情 。
貪求於名譽 。
為利養說法 。

安住諸有相 。
言一切皆空 。
實不了空性 。
是即名為著 。

悟心與說異 。
邪命不清淨 。
及行於非法 。
口但能談空 。

心為相所縛 。
若修如是行 。
究竟無所得 。
時福上輪王 。

即今安樂國 。
無量壽佛是 。
爾時王千子 。
今此賢劫中 。

千佛世尊是 。
今此大會中 。
我前聽法者 。
時同王出家 。

為比丘者是 。
憶念於往昔 。
酤胝那庾多 。
一切佛法中 。

出家聞正法 。
聞悉能解了 。
由是無量劫 。
行種種方便 。

供養於諸法 。
不著菩提相 。
安住實際中 。
得見燈明佛 。

福智皆平等 。
如為我授記 。
未來世成佛 。
號名曰釋迦 。

大乘智印經卷第三


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
AAA      
  Quyển: 1 2 3 4 5